華為機器視覺:站在智能安防十年變革的新起點
- 編輯 : 江蘇研致 時間: 2020-07-08 16:04 瀏覽量: 271
-
2009年,AI技術落地安防,到2019,已經走過了十年。
十年,新興的技術必將帶給安防產業新的血液和發展契機。
因此,我們可以說,華為是站在了智能安防十年變革的起點上。

當2019年,華為機器視覺領域總裁段愛國,剛剛接手華為機器視覺業務時,他就對智能安防行業過去十年的技術創新非常不滿意:行業標準混亂,品牌山頭林立,產品體驗不佳,客戶深受其苦。 一年后,華為推出了六大新品,包括全新的下一代“四無”生態型攝像機以及超高密智能視頻存儲平臺、AI超微光卡口攝像機、雙光譜熱成像攝像機、AI雙模球型攝像機和5G攝像機等產品。同時發布了十大場景化解決方案,精準覆蓋重點場景。 這也預示著,華為將帶領智能安防行業,開啟變革。 事實上,智能安防行業早就到了整體變革的前夜,而疫情就是第一道催化劑。 
在今年的疫情防控當中,基于人工智能、人臉識別等技術打造的前端智能設備應用于疑似人群的甄別,在社區出入管理中,利用智能攝像頭能對出入人員進行篩查,有效進行社區疫情防控等等。這些場景化的創新意味著,智能安防已經成為了賦能數字經濟建設的基礎動力。 其次,“新基建”的啟動和加速為產業智能化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。因為新基建的主要抓手是數字化與智能化,其不僅與新興產業緊密相連,撬動新產業發展,還能拉動老基建,驅動傳統產業升級,讓傳統產業更智能。段愛國所說,“華為推出的1拖N產品,實現1個智能攝像機帶動周邊N個普通攝像機智能升級”,這其實就是典型的非常符合新基建需求的技術創新。 第三,2019年作為5G商用元年,勢必會加速智慧城市的建設速度,這顯然將會為智能安防提供更為豐富的應用場景,和用武之地。AI攝像頭作為智慧城市的智慧之眼,不僅增強了城市抵抗不可預知風險的能力,還可以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。5G+智慧城市,將形成智能安防市場長期的市場推動力,這一次華為一次性發布如此多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的驅動原因。 第四,今年的華為年報當中,與機器視覺有關的信息數次出現。與此同時,華為又從“智能安防”更名到“華為機器視覺”部門,這顯然不是偶然之舉。 我們知道,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是華為公司的愿景,而段愛國進一步表示:華為機器視覺的夢想是“用智慧之眼感知萬物,點亮智能世界”。這兩者比較,就不難理解華為對機器視覺業務的投入與重視。 華為一向拿產品力說話。2020的幾大新品,也都堪稱“神獸”。有趣的是,段愛國和他的團隊,為每一個新品都取上了朗朗上口的“別名”。 比如超高密智能視頻存儲平臺HoloSens IVS3800S120,代號“乾坤”,原因就是它“內有乾坤”,僅用5U120盤即可帶來極致空間,磁盤利用率達92%,擁有極致性能,可以為邊緣海量視圖數據而生。 
代號“下一代”的“四無”生態型攝像機,“四無設計”突破時空限制,不僅解決了傳統攝像機易受環境約束的難題,還進一步考慮到了行業數字化轉型中信息零散,數據割裂等問題,該產品還在榮獲了2020年紅點獎。 這兩大核心產品和代號“二郎神”的AI雙模球型攝像機,代號“火眼”的雙光譜熱成像攝像機,再加上AI超微光卡口攝像機,和5G攝像機共同將華為機器視覺打造成為“萬物感知入口”。 段愛國以一個中等城市舉例,“隨著4K視頻變成主流,因為疫情的影響,這些視頻存儲的周期也從過去的30天升級到90天,一個中等城市的存儲量可以高達360PB”。 很顯然,這就給邊緣側的數據存儲造成了巨大的壓力,如果是傳統方式去處理,需要40多個機柜,機房空間受到很大的挑戰。如段愛國所說,“目前業界優秀大的密度只能做到75盤/4U,存儲密度提升低于數據增長速度,同時散熱、共振和利用率等瓶頸也在阻止密度提升,況且是磁盤利用率僅能做到70%?!?/span> 所以在過去一年里,段愛國在不斷給研發團隊施壓,能不能做到三個“突破”:突破架構的壁壘,突破性能的瓶頸,突破空間束縛。 而IVS3800S120果真不負眾望,做到了“方寸乾坤”。5U 120盤,單臺24PB的高密度存儲,是業界優秀高標準的1.6倍;獨有的ROI智能視頻壓縮技術,單臺768路 1080P高清視頻可存儲90天,將高密度壓縮空間提高了60%;還擁有彈性的EC,讓存儲空間利用率可達90%以上。正因為這么多的黑科技護航,才有了“不做數據的搬運工,要做空間締造者”的IVS3800系列。 “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”,對于華為來說,進入一個行業就勢必會以市場第一為發展的目標。當初就說過“不做到第一,華為安防絕不退出”的段愛國本人,曾經在2006年到2012年連續7年績效考核拿A,這在華為內部也是一個小小的“奇跡”,所以選擇段愛國操盤機器視覺業務,也蘊含追求市場巔峰的意思。 華為每進入一個行業也同時會帶著一種“使命感”。其實,對傳統安防行業來講,銷售模式的影響力超過了技術創新本身,也導致了產品智能化的滲透率不高。一份2019年的統計表明,全國在網一類點智能化率不足6%,尚處于“人工識別”的階段,大量視頻數據“存而未用”,智能安防市場長期處于低質的價格競爭。 可以說市場的亂象讓整個行業缺乏創新和成長的動力,華為的入局,和大量優質產品、解決方案必將引發行業的再次洗牌,讓技術創新重新成為行業發展的基石。 標簽:

售前咨詢①
